①大环境的困境,造就品牌、用户与“他者”相互博弈

我们永远都要清楚一个基本常识,红米是怎么一步步起来的?靠的就是性价比标签,价格低,功能体验足够能满足大多数人对手机的广泛需求,这一思维一直坚持到现在,最终讲实话才形成红米所谓超高的性价比。

那么因为红米长期以来被广泛用户当做“性价比”,这样看似咸鱼的标签是否影响接下来对Turbo 4 Pro的认知?答案很明显是不能的,永远不要忘记“本座常常提到现在的手机大环境是什么样子的?很明显是旗舰中端机”

正因为旗舰中端机的存在,反而不会让人误认为Turbo 4 Pro是性价比档次,甚至还会出现一个滑稽的观点“本为性价比或者中端机,还要在意处理器的极致”这就有些尴尬,因为他们这帮人忽视掉了“一个基本的思维方式:任何商品都不可能偏离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关系”

所以性价比永远是性价比,中端机永远是中端机,只是旗舰中端机算得上是“当前顺势而为的定位”,所以只能说是在当前是符合自然的。

※一个思考,为什么7550毫安的电池和骁龙8s组合仍可能会被低估?讲实话被低估的原因仍然是品牌太多,手机太多,造成消费者选择过于迷茫,从而导致“低估”,但这些低估都可以经过时间来化解的。

②辩证思维来继续破局续航与性能之间的关系,根源答案还是“否定之否定”

一个基本思维续航和性能,永远是两者不可兼得,不管是什么品牌的什么手机,就算品牌再吹嘘的很响亮,一样不可能实现,所以如果你在意Redmi Turbo 4 Pro的续航和性能同时兼得,本座建议谨慎,而现在为什么各个品牌都在加码电池容量?并不是为了让电池提升有明显的效果,而是为了让“普通人不至于在用机的时候突然出现电量消失的尴尬现象”。

同理小众与主流之间的关系:这里以正常人来说,当配置足够硬核,讲实话能不在意品牌舆论影响就别太在意,这样讲实话你可以找到更多适合你自己产品“可能”的选项!

一个总结,当续航和性能都不错的时候!就算品牌舆论不行,就算该机不是什么旗舰或者机皇,我们都不需要对这些客观东西所作用,因为在运算力和电池技术趋近“确定性”的今天,人类为何仍对“旗舰和高端”抱有非理性崇拜?关于这个,希望大家反思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